其實對于一節課的優劣評價并不在于教學進度是否圓滿達成 我們一直在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體,可是我們的課堂教學往往只是在關注教學進度。一節課45分鐘必須要完成教學任務,否則就是沒有完成教學任務。正因如此,課堂教學就在圍繞著本節課的知識目標而展開??墒钦n前的預設往往會和實際的課堂教學出現沖突,尤其是課堂出現一些突發情況,例如:學生的思路與老師的設想不一致,學生閃現了思維的火花。
對于這些課堂的靈感其實教師是課前無法預設的,這本來是很好的教學契機??墒怯捎诓辉谧约罕竟澱n的預想之內,如果按照學生的思維發展下去,就很可能完不成教學任務。有些有“經驗”的 老師很快就把學生的靈感火花就熄滅了,又沿著老師設計的思路繼續走下去。
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扼殺了孩子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。為了自己的教學進度,不考慮學生的接受度。其實對于一節課的優劣評價并不在于教學進度是否圓滿達成,而是學生的接受度能否是同步的。如果一節課只是班級中的一些學優生得以發展,更多的學生沒有接受,這樣的課堂教學還是面向全體,以學生為主體嗎?為我們目前這種培養精英式的應試教育感到悲哀,為我們的孩子感到憂心.面對越來越惡劣的教育環境,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態,默默堅守,不能隨波逐流,只因心中始終在熱愛著教育事業,熱愛著我的學生,靜聽花開的聲音。
上一篇:沒有了 下一篇:如何正確地指出孩子的錯誤進行糾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