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網絡開放課的研究重點已不再是網絡開放課是什么,為什么要開展網絡開放課,而是如何提高網絡開放課程建設的質量,通過網絡開放課程更好地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。更多的學習者受益。
高校也積極開展開放式網絡課程建設,取得了一定成績,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,開放式網絡課程的主要受益者是學生,因此,分析和引導開放式網絡課程建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。我是學生的視角。
開放式網絡課程建設正成為衡量一所大學國際化、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指標,也是反映教學水平的重要方面,各高校也在積極開展網絡開放課和平臺建設。形式。網絡公開課的主要受益者主要是學生。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,找出了網絡開放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,有利于改善網絡開放課的應用現狀。辦學水平、國際化水平和中國高校的普及程度。
在調查之前,我們首先采用文獻研究法,從整體上把握網絡開放課程的現狀和發展,并在此基礎上編制調查問卷。技術收集了大學生開放式網絡課程應用現狀和需求的相關數據,以便準確把握學生使用開放式網絡課程的現狀和需求。通過對問卷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,揭示各個方面人數比例與參數之間的關系,從而了解大學生開放式課堂的現狀和需求,找出開放式課堂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。
調查主要通過問卷方式進行,問卷由五個部分和21個問題組成,其中封閉式問題20個,開放式問題1個。網絡開放課,網絡開放課的評價,網絡開放課建設的態度和意見。
隨機抽取4名大學生,共發放問卷100份,回收問卷93份,其中有效問卷87份,剔除無效問卷后,采用SPSS軟件對其余問卷進行分析。
調查對象包括57.5%名男生和42.5%名女生,51.7%名新生,24.1%名大二學生,23%名青年和41.1%名老年人,54%名工程,21.8%名理科,19.5%名人文社會科學和4.6%名藝術。
通過對基本資料的分析,可以看出,調查學校以工程類為主,男生占多數,理工類科目占多數,符合調查學校的特點。發放問卷,高中學生就業,在校學生較少。
根據對是否聽說過網上開放課程的分析,大部分學生聽說過網上開放課程,85.1%的受訪者表示聽說過網上開放課程,只有14.9%的受訪者沒有聽說過。因此,大學生對網絡公開課有了初步的了解,同時也對是否收聽網絡公開課有所了解。有人說,網絡公開課與性別、年級、學科進行了交叉分析,結果表明是否聽說過網絡的公開課與性別、學科雖然沒有明顯的相關性,但與年級的上升正相關。
通過分析學生對網絡開放課的理解方式,發現學生對網絡開放課的主要理解方式是通過自己的理解,一些學生是在教師的教學過程和門戶網絡的宣傳中學習的。
特別聲明:本網站指明原稿由其他媒體轉載,轉載于非商業性教育科研用途,并不意味同意其觀點或驗證其內容的真實性。正確的問題,請在兩周內聯系我們。